“走在世界屋脊上,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戈壁里,找寻油气星火,是我最大的喜悦和自豪。”勘探分公司2022年“新锐奖”和“双文明先进个人”获得者韩京博士说。5年来,韩京的工作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祖国找油、为民族争气”,高质量做好油气勘探科研工作。
扎根外围守初心
刚参加工作,韩京被安排到勘探研究院,从事南方外围新区勘探研究。虽然存在与以往从事的领域与地域跨度巨大、涉及面广、涉及领域多,以及勘探对象沉积、构造双复杂等特点,可师傅及院里前辈专家对地质物探技术细节的反复推敲,让这个青涩懵懂的少年意识到,自己与一名优秀勘探科研人员的距离如此巨大。
韩京暗下决心:“努力学习、钻研,尽快成为一名业务精通、经验丰富、富有责任心,能独当一面的外围勘探科研专家。”
那段时间,他奔走于页岩气、川东北、川东南、选区等科室,在一天天“蜗居”中,系统掌握了南方区块最新、最全的基础资料。
2018年1月,分公司首次在南盘江-桂中地区开展页岩气井位论证,韩京负责地质部分,受益于前期知识储备,吃透地质资料后,提出的独到见解和创新性认识,为井位论证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得到了领导专家的一致肯定。
韩京的勤奋和精细让科室同事们印象深刻,不管是字体大小、线条粗细、颜色搭配,还是图框范围、等值线勾勒等不一而足,都做到精益求精。凭着对地质科研工作的热爱和探索,韩京很快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核心骨干科研人员。
在《大南盘江北缘泥盆-石炭系页岩气勘探部署评价》项目中,他担任项目长,带领攻关组系统收集、梳理南盘江-桂中地区60余口老井、50多个露头资料,充分挖掘地震资料所蕴含的地质信息,在井震标定、层位追踪等基础上,开展已钻井沉积相与地震相综合分析,最终明确了其页岩地震响应特征,建立了首条完整的地质-地震层序地层格架,预测了优质页岩展布,优选了有利目标,完成郎页1井井位论证和六枝-岩脚地震部署。
作为主研人员,他先后支撑井位部署4口、提出地震部署建议400公里、非震部署建议4500公里,矿权登记建议15个。
在世界屋脊做科研
羌塘,藏语是北方未知的空地,被科学家称为除南极和北极外,人类无法生存的第三极。
2022年,在羌塘开展长达近4个月的地质科考,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科考队队长韩京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因羌塘勘探处于基础研究阶段,相关资料少,更没有成熟科考路线。于是,那些透着特有“油味”,甚至有些“土味”的区调报告等最原始的资料,便成了韩京和科考队的宝贝。
他们从覆盖整个羌塘盆地22幅区调报告入手,梳理地层剖面,建立了500余幅柱状图,编制了130余幅地层类、岩相古地理类、烃源类、储层类基础图件,完成了三叠系-侏罗系全盆的地层划分对比与岩相古地理编图。
韩京说,区调报告之类蕴含丰富地质信息,只要有足够的知识输入,不放过任何地层、古生物、沉积相等信息,就能支撑起“高质量勘探”的梦想,打开一扇窗,找寻到前人未发现的现象。
虽然科考之路困难重重,但韩京和大伙一样,忍受着头疼、胸闷与呕吐,在荒无人烟的冰川雪地里挑战着生理极限。
实测独雪山剖面,约三个小时车程。在“搓衣板”路上行驶,车像过山车一样,大家被颠得头晕目眩,胃液翻滚,可韩京竟然睡着了;每天步行超3公里,还需下水观察、描述、实测、采样,而高原雪水刺骨,韩京每次都是那个最先下水的人。
最终,他带队安全高效完成剖面25.31公里/21条,采集样品1700余件,首次在北羌塘侏罗系布曲组发现台地边缘礁滩白云岩优质储层,打破了前期认为白云岩优质储层仅发育在南羌塘的认识。
在外围崇山峻岭间,在茫茫雪域高原上,和他一样的勘探科研人,正用青春燃烧的火焰,为高质量勘探带来春天的温暖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