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渤海油田2023年全年累产油气当量超3680万吨,其中原油增量近230万吨,首次达到全国原油总增量的50%以上。其中“渤海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油气勘探理论技术”不仅为持续增产打造了新的增长极,改变以浅层为单一增产点的局面,也将为渤海油田未来上产及稳产不断释放深层潜力,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助力民生保供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全球伸展-走滑复合断裂持续强烈活动地区之一,渤海油田地质条件和油气成藏条件极为复杂。该项理论技术直指深部复杂断裂带勘探痛点,指导发现了渤中26-6全球最大的变质岩油田和蓬莱9-1全国最大的花岗岩油田等多个亿吨级油田群,总量超10亿吨。其中已投产7个油田,支撑渤海油田建成国内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中26-6亿吨级油田重大发现也连续入选2022 年、2023 年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十大标志性成果。
断裂是岩层破裂的“伤痕”,盘错交织的多期断裂让渤海的构造破碎的如同“蜘蛛网”。不同性质的断裂表现出独有的特征,有的受伸展作用表现为左右“拉开”,有的受走滑作用表现为水平“平移”。经过几十年勘探实践,研究人员认为具有走滑和伸展性质的断裂会在浅部组成形似“花”状的构造,能成为油气富集成藏的有利部位。如渤海最大的浅层油田蓬莱19-3就是在一个“花朵”之中发现的。但断裂带深部仅为直立“花柄”,国外多家知名石油公司在海油三十余年间钻探的八十余口深层井均未获规模油气发现,无功而返。业界公认形成大油气田的条件几乎无一具备,一直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勘探禁区。半个世纪以来渤海深部已发现储量仅占13%。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渤海油田勘探人员没有退缩,他们扛起责任与担当,用智慧与勇气,积极探索新理论新技术,集成创新建立了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油气勘探理论技术,用深部断裂带“花柄”串出遗落在大海深处古老的“珍珠”。著名构造学和地球动力学教授、瑞典乌普萨拉大学Hemin Koyi 高度认可该项目,认为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业价值,其成果可推广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类似盆地的研究。他们究竟是怎么破题的呢?
直立“花柄”如何成为藏身的空间?科研人员通过模拟实验发现,断裂带在中温高压等特定的成岩环境中能形成具有“分隔性”的糜棱岩,为低部位油气提供遮挡存留条件。
埋藏如此深的“花柄”,还能找到好的储层吗?通过深入实验分析,认为“花柄”虽直,但断裂的反复活动会造成多源流体和多期裂缝交替叠加,大大改善深部储层条件。
油气易沿断裂带向浅部聚集,“花柄”处如何保存油气?长时间、不同尺度、不同方向的应力会造成断裂带局部强烈压扭,从而阻止油气向浅层逸散,将其“封印”在深部。
如何才能精准定位优势的“花柄”部位?对于依赖地震资料的海上油气勘探来说是最大难题。通过自主研制关键装备及仪器,研发“靶向”技术,极大提升了深部地层“透视”功能,解决了双孔介质储层测井流体评价的世界级难题。
2021年2 月22 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我国渤海再获亿吨级油气大发现”为题,报道我国渤海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再获大型油气发现—渤中13-2 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亿吨级油气当量;2023 年3 月1 日渤海勘探冲上央视新闻,报道了“我国渤海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再获亿吨级大发现—渤中26-6 油田”,均讲述了渤海潜山勘探突破的重大创新与意义。该项目的成功应用在收获良好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也对学科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破解了持续强活动断裂带深部油气难以规模聚集的传统难题,丰富和发展了陆相盆地碎屑岩储层地质学、复杂断陷盆地深部油气成藏等理论,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
文章来源:石油圈